軟硬件共生

软硬件共生

軟硬件共生

 

本次T4G技术交流会以”软硬件共生”为主题,聚焦软硬件协同作用推动创新的方向。会议分为技术分享与问答环节,邀请了高镇飞先生进行主题分享。

軟硬件共生

 

本次会议的第一部分是技术分享环节,由高先生带来关于软硬件共生的主题演讲。高先生提到,本次分享不仅是技术报告,更是一次学习心得的交流。他以程序员的身份,强调了学习与创新的重要性,认为年龄并非限制,关键在于保持学习的心态。

高先生的分享内容分为两个部分:一是对上海中国电子展的观察;二是对CES 2025的感受分享。他指出,如今硬件厂商的发展与过去截然不同,AI技术的融入让硬件产品焕发出新的活力。他以汽车行业为例,提到疫情导致的芯片危机,强调了芯片在汽车中的重要性。他特别指出,MCU(微控制器单元)作为汽车的基础芯片,虽价格不高,但在汽车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。

在介绍德州仪器(TI)时,高先生提到TI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地位,以及其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。他还分享了自己对AI技术的看法,认为AI的发展并非总需要强大算力,很多时候场景化应用才是关键。他通过一个工厂打螺丝的实例,展示了AI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。

高先生在分享中提到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现状,特别指出在经历全球芯片短缺危机后,国内厂商加速推进自主芯片研发进程,覆盖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领域。他以STM32开发板为例进行技术说明:该产品具有低功耗(最低运行电流仅2μA)与高性能(主频达120MHz)的双重优势,并已通过亚马逊Alexa语音服务认证(AVS认证),可广泛应用于智能音箱等物联网终端设备。

高先生分享了CES 2025上的所見所聞。他将CES比作科技界的春運,展示了眾多前沿技術與產品。他提到,今年的CES有超過4000家企業參展,其中1600多家來自中國。他特別提到了一款名為「Product UI AI」的產品,這是一款貼在手機背面的設備,可以錄音並上傳至雲端,幫助用戶總結通話內容。

高先生分享了CES 2025上的所见所闻。他将CES比作科技界的春运,展示了众多前沿技术与产品。他提到,今年的CES有超过4000家企业参展,其中1600多家来自中国。他特别提到了一款名为”Product UI AI”的产品,这是一款贴在手机背面的设备,可以录音并上传至云端,帮助用户总结通话内容。

此外,他还提到了一款机器狗,这款产品因价格亲民而备受关注。高先生详细介绍了机器狗的硬件配置,包括其主控芯片RK3588,这是一款国产芯片,具备强大的算力和低功耗特点。他还提到,这款芯片不仅可用于机器狗,还可应用于其他多种场景。

軟硬件共生

 

在技术分享的最后部分,高先生进行了两个实际演示。

第一个演示是利用RK3588芯片运行一个7B参数的大模型。他展示了芯片的NPU(神经网络处理单元)如何高效运行模型,而CPU则保持闲置状态。他还提到,这种芯片不仅可以运行大模型,还可用于其他应用,如声纹识别和活体检测。

第二个演示是一个基于手势识别的电子秤。高先生解释了该电子秤的工作原理,即通过摄像头捕捉图像并输入模型进行识别。他提到,虽然该电子秤的精确度有限,但通过调整模型和输入参数,可以提高其准确性。

在演示过程中,高先生还分享了他在使用RK3588芯片时的经验,包括如何通过Docker容器优化模型迁移过程,以及如何利用芯片的NPU进行高效计算。他认为,这款芯片的灵活性和高性能使其成为未来软硬件结合的理想选择。

技术分享结束后,会议进入问答环节。参会者积极提问,高先生一一解答。有人询问关于芯片选择的标准,高先生建议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芯片,并强调了阅读厂家说明的重要性。他还提到,不同的芯片和板子可能需要不同的驱动方式,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。

另一位参与者询问了关于软硬件学习的建议,高先生认为,软件开发者在学习硬件时具有优势,因为代码部分可以复用。他建议从了解硬件术语入手,逐步掌握硬件的驱动与应用。

在互动过程中,高先生还分享了他对未来技术发展的看法,认为软硬件结合将是未来的重要趋势。他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技术交流,共同探索技术的无限可能。

本次交流会不仅展示了软硬件共生的前沿技术,还为参会者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。透过分享与互动,大家对软硬件结合的未来充满期待。T4G将持续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技术交流环境,吸引更多专业人士参与,共同推动IT行业的发展。